• 關於我們
  • 池上景點
  • 池上日記
  • 島嶼東方
  • facebook
  • 檔案下載
  • 線上商店
Previous Post
Next Post
8 月 11
in 人物故事, 池上美食 0 comments

【人物故事】甘盛堂(以更名為甘味堂)

»

一碗因信念而生的牛肉麵

»

有一種善待食物的信念,來自於兩位曾經被醫生宣告、只剩下幾個月生命的大叔。他們用失去過的健康,選取無毒栽種的當地蔬菜,以及池上米揉製的麵條,做出一碗與眾不同的牛肉麵,要以樸素淡雅,充分發揮食材應該擁有的味道,而不是人工添加物所調和出來的負擔。兩位大叔一位換過肝、另一位換過腎,有著親戚關係的他們曾想過生命即將走到盡頭,但天賜的機會讓他們重獲新生,也使得大病初癒後的兩人,決定要做些不一樣的事情。

»

「甘盛」、「肝腎」,以幽默為老旅社命名

»

因為養病自南台灣移居池上,索性在當地的老旅社開業。老旅社原名成安旅社,自日本時代存留至今,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。過去池上人口眾多、交通不便,許多做生意買賣的人來到這裡,都會留宿一晚,當年的成安旅社曾有過一段繁榮的景象。然而歷經人口外移,旅社也曾轉型成茶室,但仍不敵經濟蕭條,最後關起大門,直到遇見來養病的人,才重啟天日,恢復它以往的年華。翻修後的老旅社變回美麗的檜木平房,但他們不是經營民宿,而是煮一碗自己健康狀況也能享用得麵條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決定好麵店菜單後,將店名取作為甘盛堂,以「甘盛」的諧音微微幽默他們「肝腎」的過去,也以此重新出發,一起將旅社的雅門拉開,迎接大病之後全新的生命旅程。

»

»

簡單的料理,隱含不簡單的功夫

»

考量身體的狀況,店裡頭賣的東西其實不多,諾大的牆上,掛著用木板裝飾的菜單,牛肉、牛筋、榨菜肉絲、炸醬四種主食,加入特製米麵條,以及悄悄話、翡翠兩樣小菜。老闆將牛肉燉煮軟嫩又保留口感,湯是蔬菜鮮甜的味道,沒有過多的油與鹹,米麵條吃起來像烏龍麵的滋味,卻又更多了稻米專有的甜,三者搭在一起,讓人驚艷,的確是與眾不同。在用餐前,老闆說米麵條烹煮需要經過久一點的時間,因為每一把米麵都要換上新的滾水,才能煮透麵心,而且用過的水殘留過多澱粉質,影響的是下一碗麵的口感。

»

»

在等待的時間裡,可以先用點其他食物,名為悄悄話的小菜原來是豬耳朵,煙燻的香氣加上干脆的口感十分好吃,翡翠以無毒栽培的小黃瓜製作,醃後的酸甜拿來提味最適合。假如不吃牛肉,也有榨菜肉絲及炸醬麵可以選擇。兩道都是乾麵的作法,榨菜嫩脆不死鹹,裡頭的木耳是新鮮川燙才有的口感,豬肉則選用台東健康的溫體豬;炸醬夠味,點綴的蛋絲與黃瓜絲是提升口感的最佳夥伴,再佐上當天製作的新鮮辣醬,十分過癮。此外吃法上也有其他選擇,假如點的是乾麵,一旁附贈的清湯能加入麵中來調整味道、畫龍點睛,讓乾麵也有湯麵的吃法。

»

»

細水長流,細心對待食材與空間

»

食材當中,老闆選池上米作為麵條的主要材料,並以低鈉且不含防腐劑的製作手法,逐漸獲得大家的認同,開店至今生意非常好,但為何一個禮拜只有開三天呢?原先只想做宅配的兩個人,因為受到熟客朋友的請託,才決定以現煮的方式接待,但現行的身體狀況還是得定期回到醫院複診,並且利用剩餘時間處理宅配上的訂單。他們將妥善將時間分配好,捨棄盲目的利益追求,才能走得長久,像細水般長流,而在平日想一嚐老闆手藝的朋友,不妨多利用宅配的便利性,透過料理包在家也可以享用甘盛堂的美味。

»

用餐前、吃飽後,來到甘盛堂的客人,可以參觀看看這棟老屋翻新的空間,牆上至今還留有當年入住的價目及旅客需知,保存十分良好。曾為茶室的旅社是過去尋芳問柳的所在,雖不見當年的足跡,但仍可想像茶室女子坐在沙發上,眼眸外望在街道徘徊的男子,那種事故的眼神,看穿千百種性情。老屋歷經時代流轉,洗盡鉛華後得到甘盛堂的名字重生,就好像大病過後的兩人經過醫生修復,如今也在池上獲得新生命。最初在翻修時,唯一的想法就是保留屋子原有的風格,一步步將時光鎖住,盡量不破壞原有的結構,所以一樓用餐地方並無洗手間可使用,得到鄰近的火車站才能方便片刻。此外牆上留下的旅客須知表,是過去文書人員以毛筆寫下,現在很難看到如此筆跡工整的字章,而在經過歲月的洗禮後,反而變成藝術品了。

»

»

簡簡單單,卻很耐人尋味

»

來到甘盛堂的旅客,很多都是經由民宿老闆推薦,他們沒有特意宣傳,而是真心向喜歡池上的人們,能夠欣賞在這裡生活的人,如何去展現堅信的生活方式。走訪甘盛堂,體會他們以原味、無毒的食材烹煮,受饋池上農人,告知客人食材應該有的味道,以及池上物產的豐饒。老闆二人雖然賣的東西不多,還要時常坐車回南部複診,但透過食物所傳達的情感卻很足夠。

»

然而客人如果要用餐,記得耐心等候,因為老闆是用心製作每一碗麵。此外他們無法負荷太多的勞力,所以座位有限,但仍盡心呈現最好的料理。甘盛堂,灑脫的後半段人生,雖有生意但取得夠用就好,因為再多也換不回曾經失去的健康,如今在翻舊換新後的檜木老屋裡,烹煮一碗因信念而生的牛肉麵,加上一群支持他們的饕客,內心知足,進而感到富足,他們的生活宛如端上的麵湯般清澈,簡簡單單的,卻很耐人尋味。

»

Share this:
11883
14
About the Author: 大白
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還記得第一次有環島的念頭,是我剛從大學畢業,當時看了一部電影《練習曲》,影片結束後,散場的燈光亮起,胡德夫〈太平洋的風〉曲子伴隨著謝幕的文字,悠悠地唱著,彷彿再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台東池上 0 comments
    35
  • 【花蓮壽豐】豐禾自然生態農場
    一個土地面積有18公頃的有機農場,是用何種理念經營?農場主人張淑惠是一個擁有信仰力量與人生閱歷的人,信仰的力量告訴她,生命唯有愛才得以豐盛;而自身專業的養成背景 Read more
    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    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
    一整年,池上的田園風光隨著四季有著美麗的變化,而居住於此的人們,各自懷有美好的理想、或現實的考量,有新的旅人加入,也有人們暫時離去,畢竟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會那麼完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台東池上, 地方小吃, 池上美食, 特色小店 0 comments
    8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慶豐餅舖
    慶豐餅舖是黃春富的父親黃登原、同時也是第一代老闆開啟,至今已有八十多年。回想這段歷史的源頭,黃師傅的父親在新竹關西的客家村落長大,曾經與裁縫師阿公短居池上,那是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特色小店 0 comments
    26

Leave a Comment!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關於我們

因為旅行的緣故認識池上,2015年,也在朋友的鼓勵與介紹下,在池上承租了一間60年的老房子,也將原有的設計工作從都市移往池上,利用網路工作之餘,也努力與當地人看齊,學習他們生活中的智慧,並利用這樣的空間與不同領域的朋友結合,分享共好的生活理念。

 

【走走池上】是工作室,也是一個半開放式空間,歡迎旅人來到這裡,翻閱書籍放慢腳步,品嚐我們喜愛的咖啡或飲品,以他鄉的眼光寫下精彩動人的故事,也讓走走池上得以透過旅人的角度,變得更寬廣遼闊,帶來更多的感動與驚喜。

近期文章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 21 11 月, 2019
  • 【台東池上】水也上居
    【台東池上】水也上居 08 10 月, 2020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
   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 18 7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Coffee stay
    【人物故事】Coffee stay 04 1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
   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 04 1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
   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 2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
   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 1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博雅齋自然茶園
    【台東鹿野】博雅齋自然茶園 1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日出禾作
    【台東關山】日出禾作 03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長濱】永福部落海鹽爺爺
    【台東長濱】永福部落海鹽爺爺 03 11 月, 2018
沒有業配只好放廣告
Copyright © 走走池上X島嶼東方 設計工作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