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

一整年,池上的田園風光隨著四季有著美麗的變化,而居住於此的人們,各自懷有美好的理想、或現實的考量,有新的旅人加入,也有人們暫時離去,畢竟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會那麼完美,但,都會留下彼此足跡,也會獲得許多養分;去年底,池上來了一對特別的情侶,來自法國波爾多的青年Louis與台灣女孩Annik,熱愛自由的兩人一起流浪世界各國四年多,最後回到台灣,來到池上開了一間充滿獨特風格的店「巫露派派」,賣著他們最愛吃的法式鹹派。

【人物故事】育佳麵店

育佳麵店賣的是內門外省麵,也就是白麵搭配小白菜,一般外省麵攤都會有個滾燙的大圓筒湯鍋,這湯鍋上有兩個半圓型的鍋蓋,分別放著清水及大骨湯頭。煮麵時,老闆會熟練抓出大小碗份量的麵條丟到湯鍋內,時不時用舀湯的長鍋杓,將鐵蓋翻上蓋下或掀這蓋那的,眼睛盯著麵條的軟硬,抓好時間丟入青菜;等待時雖然頗餓,但每次看那有規律的煮麵節奏,總不自覺看得出神。
8 月 11

【台東池上】福原豆腐店

有些人認為,臭豆腐一定要臭才好吃,越臭越美味,但不喜歡這種味道的人,通常都嗅之卻步,就算誠心推薦,也無法張口吞下。在福原豆腐店裏,小寶姊原是想以有機蔬果來發酵、製成臭豆腐,卻無意間讓她研究出無臭的「香豆腐」配方。這差異化的口味, 吸引許多想吃臭豆腐、卻怕臭味的人,也讓這間經營五十多年的豆腐店, 轉型賣起炸香豆腐,再次打響名號。

【台東池上】鄉親麵店

鄉親麵店是池上當地數一數二的老麵攤,原先老闆娘退休後,便交由謝大哥經營。自母親手中承擔老麵攤,許多上一代傳承下來的規矩,他是一點也不馬虎,仍然捧在心裡。老麵攤持續受到在地人歡迎,既使同一條路上新的店家開立,客人總是在固定時間報到,吃老闆製作的麵條,拌上每天熬煮的肉燥,簡單的滋味中散發平凡的幸福。

【人物故事】池上書局

大約四十年前,池上的人口來到高峰,書局作為居民取得知識的基地,各種雜誌、書本、文具,男男女女們總會在有空時逛書局,甚至成為地方的資訊管道。池上書局位於火車站周遭的街區,附近有百年歷史的福原國小,以及池上一萬多人口的需求,曹姐回憶先生所說的繁榮,當時一間書局可以養活一家十多個人,那是個熱鬧時代。

【人物故事】田味家

點心是一種生活的調劑,在正餐前挑選喜歡的點心,讓放鬆時間增添喜悅的味道。也有人將他視為記憶的源頭,回到校園附近的街角挫冰店,削好的冰屑淋上店家熬煮的黑糖水,兩個人開心共吃一碗冰的情境,或是家裡餐桌上享用媽媽備好的點心,讓下課後的餓肚子,稍稍獲得釋放。對於田味家的力尤來說,身為客家人的媽媽總是在現有的食材中變化不同的料理,於是她繼承媽媽的好手藝,並以家中瓦斯行的淡季作為機會,打造一間放學後的點心店,讓甜味帶領人們走進美好的回憶裡。
8 月 11

【台東池上】宛美越南料理

來自越南,從小就跟著父母在餐廳裡做餐,許多料理都是在大人的身邊看著做,自己從中悟出料理,對她而言吃就等於學,只要味道進入她的口中,就會不自覺化做一道食譜,待回家後在廚房大顯身手。
8 月 11

【台東池上】大池豆皮店

大池豆皮店位於大埔社區,在一棟由鐵皮建築的廠房裡飄香著,而一旁的倉庫堆著滿滿木材,是用來供應鍋爐的能源。拉開廠房的門,方格型的機具冒出陣陣蒸氣,上頭一根根橫放的細長竹竿,掛著嫩白、尚未塑形的大片豆皮。師傅忍耐著蒸氣高溫,將豆皮小心翼翼從機具中所撈起。鍋爐熱能所產生的蒸氣,經由管線傳達至機具上沸騰一早磨好的豆漿,並趁時間把接觸空氣的凝結層撈起晾乾,就是我們常吃的豆皮。在豆皮尚未乾燥前,可以經由雙手塑形製成麵腸、豆結、豆包,呈現不同的口感與風味。相較起市面上全自動化製作、生產出的豆類製品,手工製作的口感與味道更為柔和濃郁,使得大池不僅有長期合作的在地商家,許多人也透過宅配訂購來享用這碩果僅存的好手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