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• 池上景點
  • 池上日記
  • 島嶼東方
  • facebook
  • 檔案下載
  • 線上商店
Previous Post
Next Post
8 月 20
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
【花蓮富里】一禾田

»

堅持就可以走下去
夫妻倆種下的一禾田

»

插秧、收割季節,跟著在田裡穿梭,收割結束緊接著忙著張羅碾米、包裝,她是花蓮富里鄉一禾田有機米老闆娘廖素淩,家住南投的她從沒務農經驗,而今她和先生辛勤耕耘著他們的「一禾田」。嫁到富里後,17年前廖素淩和務農的先生一起種植番茄,但因番茄的種植需要長期使用農藥,大約在6、7年前先生的身體變得不好,站著也想睡、工作也想睡,經常感覺身體疲勞,就醫檢查發現,肝指數飆高、肝壞掉,醫師詳細問診認為,可能與長時間接觸農藥有關,建議盡量避免,這時他們開始思考,如果不種番茄,還能種甚麼?

»

就在那一年,他們的舅媽有天在田裡巡視時,突然心肌梗塞、病逝,因為舅舅的孩子多半在外地工作、也不種田,才由他們夫妻倆接手種植4、5甲的水稻田。雖然是種稻的外行人,但為了健康,在接手水稻田後,他們就決定不用農藥,友善環境、也友善自己的身體。

»

»

傳承舅媽的理念,友善環境種植

»

除了健康因素,廖素淩說,堅持有機種植,舅媽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,早期還沒有所謂有機的概念時,舅媽種植時也不用藥,還經常告訴他們,「不要用農藥、因為田裡有很多生物」。 廖素淩回憶,接手舅媽的農田時,田裡就可以看到蜻蜓、蜘蛛、鱔魚,夫妻倆面對這樣的自然田園生態,說什麼都不能使用農藥。她說,蜻蜓是水稻害蟲的天敵,尤其它的生長需要乾淨的水質,當然也不會在噴灑農藥的田裡棲息。

»

回歸自然生態平衡,廖素淩說,他們接手時,一分地裡可能就有1、2隻鱔魚,而今一分地裡約有近10隻,有時還會看到有人來田裡抓鱔魚吃,讓他們感到心痛。 除了鱔魚、蜻蜓,廖素淩開心的說,在收割完的田地裡,還看的到數量很多的橙瓢蟲,及成群的白鷺鷥,而田邊的水溝裡還有小魚游著,「這是我非常喜歡的農村景象」。

»

»

廖素淩認為,噴灑農藥只是將上面的有益蟲殺掉,但躲在植株裡的害蟲反而沒有被殺死,反之,只要生態平衡根本不需要使用農藥,剛開始種稻時,曾出現褐飛蝨害蟲,造成稻子整株乾掉,但蜘蛛卻能吃掉褐飛蝨,因此,到了第3年後生態平衡後,已經沒再發生這樣的情況。

»

但轉種稻米後,也遭遇了一段艱辛的時間,「起初連水都不會看」,廖素淩笑說,第一次秧苗是被水泡死,她和先生就不停的補秧苗,隔壁田的農人要他們乾脆打掉重插秧,但他們卻堅持將秧苗補到好。為了增加種植知識,只要農委會、花改場、花蓮市農會等有任何的有機相關課程,他們都會去上課。

»

»

不過,因為番茄1年收成2、3次,水稻則是半年一次,且加上有機種植,收成差很多,因此,前3年都處於負債的狀態,種一期虧一期。她說,先生一度很想放棄,因為一直貸款,但她卻認為都已經堅持3年了,更應該繼續下去。 「堅持就可以走過去」,雖然因為負債讓兩人經常吵架,一個希望堅持、一個想要放棄,先生原想改採慣行農法種植,但廖素淩不希望看到先生的健康再受影響,堅持反對農藥。

»

還好6、7年過去了,不但先生的健康有了起色,且有機米的經營也愈加有聲有色。 為了提高經濟效益,廖素淩與先生商量自產自銷,但先生當時認為這麼多的米,如果沒有通路要銷往何處,不希望採自產自銷的方式,最後他們達成妥協,自己留1萬斤銷售,沒想到3個月就賣光了,還吸引了不少回流顧客。 最後他們決定建立「一禾田」品牌,而品牌的初衷正是來自舅媽的理念,「一分好田、才能種出好米」。不過,要打自己的品牌並不容易,夫妻倆經常跟著各種農產品展售、行銷活動,跑到世貿、花博等地銷售,終於在自產自銷半年後,一禾田的名聲開始打開,8個月後也開始有了盈餘,而種植的面積也從原有的4、5甲田,增加為16甲。

»

»

至於定價方面,廖素淩也有自己的一套哲學,她認為,家庭主婦一定都希望家人吃的食材健康,但有機的產品往往售價高,因此,她將定價訂得只比慣行農法的白米貴一點點,最主要是希望大家都吃到健康的好米、回饋消費者。 一路走來,廖素淩回想,水稻打田通常淩晨4、5點就要開始,尤其到了冬天全身濕、更冷,夏天又是熱得受不了,但又不能鬆懈,否則一不注意,田埂草就長出來了;農忙時一整天在田裡,回家還要包裝、出貨,常常沒時間休息,甚至累到一度很想哭,不曾務農的廖素淩說,「看到植物長大、很開心,我這輩子離不開農業」。從原本對自己的品牌沒有信心、也不看好,至今已經能小有規模,夫妻倆的一禾田,守護了環境、也守護了家人的健康。

»

»

高雄139號,米飯Q軟富黏性

»

一禾田自然生態米種植的是俗稱月光米的高雄139號,完全不使用化肥、農藥、除草劑,採用秀姑巒溪的乾淨溪水灌溉,溪水清澈見底。廖素淩說,高雄139號在東部地區一直被推薦為良質米栽培品種,吃起來的味道與口感都很不錯,米飯Q軟、具有黏性,且可以長時間保存,再加上放涼風味依舊,除了很適合家庭食用外,也很適合做壽司,因為外觀看起來不好看,它還有一個「醜美人」的稱號。 除了有機白米,廖素淩說,目前一禾田的產品還包括黑米、糙米,之前黑米剛出來時,物以稀為貴,許多客戶在找黑米,價格也較高,但現在價格則與白米差不多,但是黑米的產量低,輾出來的米量也較少,仍舊有其稀有性。

»

»

聯絡地址:花蓮縣富里鄉石牌村中興路248號
聯絡電話:0938-251-769 聯絡
Email:lve4140@gmail.com
FB粉絲團:一禾田有機自然生態米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ing8830688

»

#本文同步刊載於『花蓮小農物語』

»

Share this:
5945
6
About the Author: 大白
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還記得第一次有環島的念頭,是我剛從大學畢業,當時看了一部電影《練習曲》,影片結束後,散場的燈光亮起,胡德夫〈太平洋的風〉曲子伴隨著謝幕的文字,悠悠地唱著,彷彿再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台東池上 0 comments
    36
  • 【花蓮玉里】917農場
    「我們是一朵一朵的手採,其他人多半是用撈的,因為他們的工資計算方式是採公斤的,我們的話是採天的,我的工人大概一天採五公斤,別人的一天可以採到二十幾公斤。」怡瑄姐 Read more
    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    7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
    來池上居住前,東部獨特的風光就深深吸引了我,每每環島時,總會在台東多逗留一會,幾個常拜訪的鄉鎮裡,若說池上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明媚的田園風光,鹿野遍布寧靜的原始感, Read more
    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    6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
    熱氣球緩緩飛過天際,不像飛機離地面如此遙遠,也沒有直升機發出轟隆隆的聲響,它穩定地、安靜地在空中劃出一道幅度往前飛行,彷彿乘載著某種重要的東西。熱氣球飛行員-達 Read more
    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    1

Leave a Comment!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關於我們

因為旅行的緣故認識池上,2015年,也在朋友的鼓勵與介紹下,在池上承租了一間60年的老房子,也將原有的設計工作從都市移往池上,利用網路工作之餘,也努力與當地人看齊,學習他們生活中的智慧,並利用這樣的空間與不同領域的朋友結合,分享共好的生活理念。

 

【走走池上】是工作室,也是一個半開放式空間,歡迎旅人來到這裡,翻閱書籍放慢腳步,品嚐我們喜愛的咖啡或飲品,以他鄉的眼光寫下精彩動人的故事,也讓走走池上得以透過旅人的角度,變得更寬廣遼闊,帶來更多的感動與驚喜。

近期文章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 21 11 月, 2019
  • 【台東池上】水也上居
    【台東池上】水也上居 08 10 月, 2020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
   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 18 7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Coffee stay
    【人物故事】Coffee stay 04 1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
   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 04 1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
   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 2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
   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 1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博雅齋自然茶園
    【台東鹿野】博雅齋自然茶園 1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日出禾作
    【台東關山】日出禾作 03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長濱】永福部落海鹽爺爺
    【台東長濱】永福部落海鹽爺爺 03 11 月, 2018
沒有業配只好放廣告
Copyright © 走走池上X島嶼東方 設計工作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