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• 池上景點
  • 池上日記
  • 島嶼東方
  • facebook
  • 檔案下載
  • 線上商店
Previous Post
Next Post
2 月 19
in 池上早點 0 comments

【池上早點】陳仔豆漿店

用剛出爐的煎餃,沾一下鹹中帶甜的記憶

問起煎餃好吃的秘訣是什麼?陳記煎餃的陳媽媽笑著說:「沒有什麼秘訣,只要用心做,總有一天自然會開竅。」開竅似乎聽起來很神秘,有的人在專注時開竅,藉由反覆做著一件單純的事,腦袋漸漸重組經驗,突然間順序對了,事情也就做得越來越好。三十多年的時間,從推車到市場裡叫賣,到後來丈夫、兩個女兒都一起來幫忙,將小推車變成了特色早餐店。所謂的特色不是華麗的裝潢,也不是飄洋過海的異國料理,而是以關照的心持續提供價好實在的早餐。然而一路走來就像開鍋翻起的煎餃般金黃,煎得漂亮、吃得美味,但背後的人生姿態有時也像煎餃般翻轉,只是不知道在哪一時哪一刻。

 

用小小的動機,翻出大大的信念

或許在人的回憶中,雙手總是從不多想、只忠實地記住某些事,陳媽媽原本模糊的印象,不知該如何說起以往的過往,卻在包著煎餃時,回憶一一浮現,娓娓道來樂天知命的體悟。28歲那年,陳媽媽為了貼補家用,每天一大早握緊推車,擔著養育女兒的責任,從家裡推到市場賣早餐。那時丈夫長期在台北從事建築工作,夫妻倆雖分隔兩地,但彼此努力掙錢,期許給家裡更好的生活。剛開始賣著日常熟悉的豆漿、饅頭、飯糰,那年池上的早餐店寥寥可數,煎餃對於出生農家的陳媽媽來說,是非常陌生的食物。「我以前不會包餃子啊,以前農家孩子怎麼會包,連看都沒有看過!那時候都吃飯而已,吃飯沒有什麼菜,都配地瓜葉。」直到有天自己也嚐到煎餃的滋味時,才想在推車上試賣看看,抱持著實驗精神,開始摸索配料、麵皮,還有該如何包餃子。

 

 

一開始煎餃包得戰戰兢兢,製作速度非常的慢。有一天她遇見一位熱心的外省太太,告訴她製作的方法,於是越包越順手,也叫當時讀國小的女兒一起幫忙。女兒放學回來就是和媽媽一起工作,童年的記憶沒有玩具,而是一顆又一顆的煎餃。「那時候很窮,不像現在有店面,最怕的就是遇到颱風天。」原來在生意穩定後,陳媽媽和好友借土地來搭帳篷、擺放座位,讓客人有遮陽的空間吃早餐。只是颱風天一到,當時菜市場附近還是空地,少了建築物的遮掩,大風一來攤位就是殘破不堪。女兒依稀記得某一年颱風夜前夕,爸爸返家回來幫忙送材料,一不小心騎車被風吹倒,滿身都是傷,但還是彎下腰將散落一地的物品收拾乾淨,跛著腳回家換上新的材料、繼續送貨。

 

即使辛苦,也要時時為自己打氣

陳爸爸今年72歲,身子仍非常好,天還沒亮就到早餐店報到。他說年輕時家裡很窮,退伍後到臺北做工,從學徒做到師傅,也參與過桃園機場的興建工程,更遠赴中東工作賺取外匯。賺得人生第一桶金後,選擇返回家鄉蓋房子,也因此認識陳媽媽。「我書讀得很少,但我還是寫情書,一封一封追到她。」小女兒曾經看過爸爸的情書,用字遣詞令她大喊「敢看卻不敢唸!」而陳爸爸的浪漫性格,是那些年裡苦中作樂的力量之一。

 

當生活快要撐不下時,陳媽媽總會唱起梅花,用越冷越開花來勉勵自己。後來早餐店的生意越做越好,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,爸爸便結束建築工作,回來和妻子共同經營早餐店,將帳篷換成了鐵皮小屋,原本在外工作的女兒也回來幫忙。一家人早上三點多起床,煮豆漿、紅茶,將米洗好蒸煮,五點營業後煎餃開始起鍋,也剷起一鍋鍋的收入。燙嘴的焦香淋上鹹辣的醬油,三個十塊錢,還有一顆十元的水煎包,開業至今價格幾乎沒有變動,但即便如此,陳媽媽還是選用高海拔的高麗菜,讓煎餃更鮮甜,並以市場販售的新鮮豬肉來製作內餡,讓客人吃得安心。

 

早餐,一定要吃飽才可以

出於好奇的心,問起陳媽媽的這樣子的價格,賺錢會不會很辛苦。她說,過去曾碰過有人來拆攤子,也遭遇因貧困被人看輕的世態炎涼,所以她擔心還有人和她當初一樣苦,甚至買不起早餐。於是陳媽媽不敢讓價格提高,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吃得飽。「要記住那個苦的日子,苦的日子在那裡,就會惜福。」這句宛如梅花般勤力為美的期許,越冷越開花,忽然覺得這間早餐店的特色不只價好實在,更像是補足毅力的人生食堂,在吃完早餐以後,由裡到外都充滿了能量。

店址:台東縣池上鄉新生路98號

營業時間:05:00開業,09:00-10:00 休息

聯絡電話:(089)862-116

Share this:
5033
4
About the Author: 大白

Related Works

  • 【地方麵攤】鄉親麵店
    鄉親麵店是池上當地數一數二的老麵攤,原先老闆娘退休後,便交由謝大哥經營。自母親手中承擔老麵攤,許多上一代傳承下來的規矩,他是一點也不馬虎,仍然捧在心裡。... Read more
    in 在地麵攤
    4
  • 【特色美食】BIKE DE KOFFIE 米貝果
    充滿咖啡、手作米貝果香,並以木質風味打造的空間,可以說是池上給我第一個這種感覺之處,而此地的主人,是阿洋,他也曾是個旅人。阿洋過去跟許多人一樣,遠離家鄉... Read more
    in 在地小吃
    4
  • 【特色美食】如初丼
    如初是位於中山路上一間專賣丼飯的店,外頭有著古早台式的拉門,走進店內會聽見一首首經典的台語歌曲。當[黃昏的故鄉]以董事長樂團古今相通的樂風響起,正勾勒起... Read more
    in 在地小吃
    4

關於我們

因為旅行的緣故認識池上,2015年,也在朋友的鼓勵與介紹下,在池上承租了一間60年的老房子,也將原有的設計工作從都市移往池上,利用網路工作之餘,也努力與當地人看齊,學習他們生活中的智慧,並利用這樣的空間與不同領域的朋友結合,分享共好的生活理念。

 

【走走池上】是工作室,也是一個半開放式空間,歡迎旅人來到這裡,翻閱書籍放慢腳步,品嚐我們喜愛的咖啡或飲品,以他鄉的眼光寫下精彩動人的故事,也讓走走池上得以透過旅人的角度,變得更寬廣遼闊,帶來更多的感動與驚喜。

近期文章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 21 11 月, 2019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鐵馬驛站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熊良心生態顧問公司
    【人物故事】熊良心生態顧問公司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原鄉豆花
    【人物故事】原鄉豆花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春田喜樂
    【人物故事】春田喜樂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里山藝術工作室
    【人物故事】里山藝術工作室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好煎炸
    【人物故事】好煎炸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Is well
    【人物故事】Is well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臺東池上】稻米原鄉館
    【臺東池上】稻米原鄉館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阿嬤的店
    【人物故事】阿嬤的店 04 11 月, 2025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沐藍池上
    【人物故事】沐藍池上 04 11 月, 2025
Copyright © 走走池上X島嶼東方 設計工作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