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• 池上景點
  • 池上日記
  • 島嶼東方
  • facebook
  • 線上商店
Previous Post
Next Post
10 月 31
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
【台東長濱】Sinasera 24

»

長濱,位於台東縣的最北邊,後方是常年雲霧繚繞的金剛山,前面是深邃的太平洋,由於火車與客運皆無法直接到達,所以總有股與世隔絕的氣質;若說我待的池上是個明亮小鎮,長濱即是低調而靜謐的小鎮。這兒有一間面海餐廳,建於緩坡上居高臨下,裡面裝潢以黑白配色為主,簡約大方的佈置,配合一側大面落地窗,能恣意觀看外頭山景、海景,充滿慢食慢活氛圍,這就是法國料理餐廳「Sinasera 24」,主廚是年僅28歲的楊柏偉。

»

»

工作關係,與柏偉見過幾次面,這次在他工作空檔,來做些拍攝與簡單記錄;忙完廚房工作的柏偉掛著靦腆的笑容走來,與我們一同坐在落地窗旁的位置,聊起餐廳時的眼神熱切專注,語氣輕鬆但思緒沉穩,「長濱對我來說,有很多故事,一切就是緣份吧」柏偉如此說著。

»

柏偉來自台南,對料理嚮往的最初,說來有些感傷,「回家沒人,冰箱上有錢,自己去買東西吃,我小時候就是一個人在家看電視。」,而就在手握遙控器轉換選台的某個當下,他被日本的美食節目給吸引住,注視著螢光幕裡一個個從原物料萌發出的美食,那幸福感吸引了他「料理東西軍、電視冠軍,做出來的東西好厲害,當時就產生興趣,也決定要往這條路走。」回想當時,他看來有些不好意思,但也從這起點看出他的單純與執著。

»

國中開始,他就到餐飲相關的地方半工半讀,從麵包店、辦外燴、流水席到大飯店,累積許多的實務經驗;大學和研究所時,心無旁騖專攻餐飲,補足正統的理論與新知。努力加上天份,讓他在2010時,以一個飯店學徒,同時也是大學生身分,摘下國際果雕冠軍。畢業後面臨兵役,他說「替代役要選地方,想說去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,長濱好了,體驗未曾有過的生活。」就此來到寧靜的長濱,像是異地飄降下的小麥種籽,不經意地停駐,而這選擇也讓他的人生從此有了改變。

»

»

在長濱國中服替代役不久,被當地人發現他的精湛廚藝,便邀請他開班,教授部落婦女新事物。柏偉當時有兩種學生,一個是部落媽媽,一個是國中生,與長濱媽媽們交流中,他分享西餐料理的技巧,而當地媽媽則教他學會辨識、料理阿美族食材,這也讓他對長濱野菜及海產等食材有全盤的認識;面對學生,他則強調食安的重要性,他認為這是料理人的初心。

»

也因為他的熱情,說服校長斥資70萬元打造一間教學級廚房,從最簡單的料理培養學生對飲食文化的興趣。屆臨退伍前,柏偉思考廚藝教室如何永續?他以自身奪冠經驗得出結論:只有參加全國賽事得獎,長濱國中才有機會被看見,廚藝教室才能延續。於是他密集訓練學生,最後挑選出兩位學生,帶她們參加「第一屆台灣國際美食廚藝挑戰賽」,這並非地區比賽,而是場國際比賽高規標準進行的賽事。

»

»

比賽的結果跌破現場所有專家的眼鏡,原本被視為砲灰的兩位小女生,一位勇奪金牌從缺的第三名,另一位雖然沒有獲得名次,但分數卻勝過許多參賽的職業廚師。兩位學生的傑出表現,果然替長濱國中爭取到大量的媒體曝光與後續教育單位的資源挹注。服役期滿,在當地婆婆媽媽的歡送惜別後,他再次逐浪前行,這次,他決定到世界美食殿堂,法國,這是因為他喜歡法餐很自然、尊重食材,尊重大地的態度。

»

經歷短暫的語文學校後,他一腳跨進普羅旺斯米其林一星餐廳「La Bonne Etape」的廚房,2個月實習後升任副領班,半年後主廚介紹他到馬賽連續10年米其林三星的「Le Petit Nice – GPrald PassPdat」餐廳。這看似順遂的路,是他每天長達15小時認真工作換取到的成果,他說「外國就是講求實力,那裡全都是頂尖廚師,想要機會,就是要肯吃苦。」

»

»

柏偉在Le Petit Nice展露出的努力與天份,讓他在一群頂尖廚師中獲得青睞,半年之後,成為餐廳1917年創立以來第一位華人領班,負責料理全部魚類,從大到小,從生鮮到烹煮。說起法國主廚,柏偉誠懇地說「他帶給我最大的影響,是料理的成敗取決於食材:源頭從哪裡來,新不新鮮?怎麼製作的?都會影響最後的味道。」在這裡,他從一昧追求技藝,轉變成會尋找好食材的廚師。

»

在此同時,遙遠的台灣這端,長濱的緣份正與他靠近;剛在長濱買下旅館的負責人李先生,正苦惱尋無主廚,在社區打探適當人選時,訝異的是不管問到哪位歐巴桑,他們皆不約而同都強力推荐柏偉,越洋聯繫後,李先生便專程從台灣飛到法國找他。兩人三天的長談中,柏偉曾說「好的主廚可以讓人不遠千里而來,而且我想當一個不斷自我突破的廚師,長濱的環境很適合思考創新,並深入暸解在地食材,也能協助偏鄉農業。」這席話深獲李先生認同,因為他也不時尋思如何創造更多工作機會,幫助地方發展。

»

»

柏偉在李先生的受邀下回國擔任主廚,不僅如此,李先生還暫停飯店營業二個月,並打造柏偉希望的餐廳規格,餐廳團隊也由柏偉負責招集。就這樣,長濱就此開出法國料理奇花「Sinasera 24」。

»

»

柏偉說「我們的菜單其實是大地給的,透過點綴,把食物最美好的原味呈現出來。」Sinasera 24是阿美族語「大地的意思」,在餐廳,沒有浮誇的擺設、或是昂貴的空運食材,卻有傳統24節氣設計出的菜單主題,實現了尊重大地、最自然的料理方式,也為長濱帶來不同的餐飲文化。

»

»

現在一有空,柏偉就是到處找好食材,他說雖然辛苦,但透過每次的旅程,以及與達人交流,總能帶給自己料理上的靈感;而剛起步的餐廳,也有屬於新的課題,像是帶領團隊成長,還有拿捏客人在料理與價值中的接受度,他笑說即使有好的理念,店也要生意好,才能持續宣傳出去。問他壓力大嗎?他說當然大,但是累了他就會放空,跑到美麗的東海岸浮潛,回到餐廳又可以再面對挑戰。

»

他期望餐廳融入在地一起成長,帶動工作機會,讓年輕人也能回來工作。「我專心做好料理,把長濱大山大海的美好食材做最好的詮釋,用料理讓更多人看見長濱。」柏偉言談之中,帶有對長濱的深厚感情。

»

»

耳聽大海沖激拍岸,從湧動蒸騰的洋面和流幻無形的山景雲朵裡,品嚐美味的料理佐溫暖人情,也走了趟美好的長濱之旅。

»

Sinasera 24
店址/台東縣長濱鄉南竹湖26-3號
電話/089-832558

»

Share this:
9636
8
About the Author: 大白
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還記得第一次有環島的念頭,是我剛從大學畢業,當時看了一部電影《練習曲》,影片結束後,散場的燈光亮起,胡德夫〈太平洋的風〉曲子伴隨著謝幕的文字,悠悠地唱著,彷彿再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台東池上 0 comments
    18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福原打鐵坊
    在池上福原街道上行走,會聽到敲打鐵塊的聲響,循著聲音源頭而去,看見一棟美麗老屋,紅磚上的招牌寫著「福原打鐵坊」。打鐵坊裡,可見一個僅穿著單薄背心、頭綁白巾的大哥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特色小店 0 comments
    16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
    「這片175公頃的稻田,沒有住家、沒有電線桿,是很多有心的農民特意保留下來的。」漫步在一望無際的稻田間,梁大哥淡淡地說:「農家人離不開土地,對我們來講,最重要的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台東池上 0 comments
    8
  • 【活動推廣】花蓮有機小農農特展售會
    移居池上五年,在花蓮農會的邀約之下,承接了11位農民的採訪與拍攝工作,也因此更加有機會與理由去拜訪這些農友,好好的認識自己所吃的食物,以及聽聽農民種植這些農特產 Read more
    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    0

Sorry,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.

關於我們

因為旅行的緣故認識池上,2015年,也在朋友的鼓勵與介紹下,在池上承租了一間60年的老房子,也將原有的設計工作從都市移往池上,利用網路工作之餘,也努力與當地人看齊,學習他們生活中的智慧,並利用這樣的空間與不同領域的朋友結合,分享共好的生活理念。

 

【走走池上】是工作室,也是一個半開放式空間,歡迎旅人來到這裡,翻閱書籍放慢腳步,品嚐我們喜愛的咖啡或飲品,以他鄉的眼光寫下精彩動人的故事,也讓走走池上得以透過旅人的角度,變得更寬廣遼闊,帶來更多的感動與驚喜。

Instagram
Instagram post 17986262434309990 我說:我們去山上看看雪吧!

雖然交通工具也就一台摩托車,但生活在鄉村,好處就是離大自然很近,騎著車慢慢往山上移動,還在山上巧遇同樣在台東開店的友人們 :D

中午12點才決定衝上山賞雪的兩人

當然
不會有雪

不過沿途風景很美
紀念兩人一同來此的第一次

「最美的是與你一起的風景」

#老闆翹班去哪裡 #南橫公路 #向陽山
Instagram post 18185731087044797 在鄉下生活就是處處充滿驚喜。

最近在池上,雖然看不到稻浪的景色,但隔壁鄉鎮的一處蕎麥田正盛開著,讓第一次看到的蕎麥花的我們駐足了許久...

尤其花田旁的流水聲更是讓我著迷,可惜手機收音不好,不然真想放上來讓大夥一起療癒一番☺️
⁣ ⁣
⁣生活周遭還有許多的美好,不要讓太忙、太急影響我們而錯過。

#德高的田區
Instagram post 18088784860214058 【2021 走走池上桌曆】
_
因為緣分而移居池上,從都市移往鄉村,視野好像漸漸被打開了,開始對地方產生好奇,開始思考著可以在這裡說些什麼。或許,在追尋到自己心中的那個答案前,努力的用影像與文字去紀錄在這裡的生活,期許自己可以扮演大家的眼睛,一同認識這美麗的鄉村、美麗的池上。每個月份照片都是那時池上的景色樣貌,提供給想要來到池上遊玩的旅人朋友參考。
_ 
其實今年原本沒有計畫推出桌曆,想著市面上也有需多優質的桌月曆出現,販售幾年下來壓力有點大,畢竟裡頭的影像就只有池上這個鄉村,曾經也有想過是否要改成製作台東16鄉鎮的內容,這樣畫面會較為豐富,受眾可能較多,但又想起當初的出發點就是不太想只印製景點,而是想要讓大家清楚感受到地方鄉村一年四季的變化,這一個只有8000多人口,但又美麗的鄉村⋯⋯
_ 
真的很感謝這陣子詢問的朋友!內心掙扎一個多月後,直到12月初都還接到拜託印製的電話,因此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,決定少量印製今年的桌曆!還希望大家支持!
_ 
桌曆規格:
1. 全彩,共16張,32頁,單面上水光!
2. 白色雙線圈,白色底座
3. 尺寸:145 x 205 mm(不算底座)
4. 背面格子尺寸為2cm x 2cm,包含國曆及農曆。
 
/// 商品統一12/15開始寄送 ///
 
桌曆費用:150元
台灣運費為 $75(商品總計超過$2000免運)
 
訂購網址:https://store.zhouzhou.com.tw/
_
_
_ 
時間好快一年又快要過了,其實來到花東生活後,除了透過網路接案子以外,也想著還能夠用什麼樣的方式支撐這個空間的開銷,讓自己能夠更沒有壓力的去紀錄眼前的這一切。2017年開始印製桌曆至今邁入第5年,希望讓大家有機會將這池上的景色帶回自己的辦公桌前,讓池上的風景陪伴您一整年 ^^"
_ 
還是大家未來希望有什麼樣的主題呢?希望是單純池上景色,還是整個台東?

#2021桌曆 #2021 #池上
Instagram post 17866879325107970 昨天在海邊工作,今天就溜到山上採藤,我剛鑽進樹叢裡沒多久就被周遭的藤刺傷,然後拿起相機想要拍她們尋找黃藤根部畫面的時候,前方喊蜜蜂來了、蜜蜂來了、撤退!結果大家就很迅速撤退的滑下來,也因此很遺憾的沒有記錄到在樹林裡穿梭的畫面^^" 
 
喜歡這樣跟著不同的人四處跑,聽著她們述說關於這塊土地故事。印象中有人跟我說藤心很苦,但現場吃的感覺沒有覺得苦,反倒覺得還蠻清甜的!黃藤果實對我就有點太酸了QQ
 
若單純把紀錄當作工作可能會有點累,但我很喜歡這樣,透過紀錄的同時,了解文化以及材料⋯⋯等,總覺得對未來的創作都是一個很棒的刺激,就算自己用不到也可以分享給朋友們。

#崁頂部落 #在鄉下生活的日子 #黃藤果 #黃藤
Instagram post 18077811229238511 這兩天天氣大好,一早池上起著大霧,在這樣的景色下外出工作,精神都來了!

#池上#在鄉下生活的日子#港口部落
Instagram post 18072020113245291 去年的今天大夥正在徹夜趕工為了#縱谷山腳下牧野小市集,這幾張畫面也是那時紀錄下來的,但今年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停辦,能在台灣正常生活著真的很幸福。

/
開店這五年來,我們一直在網路上用照片文字紀錄著在花東的生活日記,但很少會紀錄我們自己的店,甚至會聽到來店裡的客人驚呼的說:原來你們也是一家店😜

開店很好玩,想提供一個放鬆自在的環境,希望在這空間內的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療癒身心,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是這樣被你們療癒著。

所以最近萌生了一個想法

想紀錄下店裡療癒了我們的你們,可能是一些對話、一個舉動......

往後再回顧都依然能感受到溫暖的、嘴角默默上揚的。

#或許裡面有你
Instagram post 17906152312539410 喜歡在村子裡穿梭,看看各家種植的植物或裝飾的圖騰,被狗追的情況好像也習慣起來,在不同部落的雜貨店,嚼著檳榔、喝著他們的三合一,聽著屬於這個村子裡有的故事⋯⋯(偶爾還會被餵食特有食物啊!像是:飛鼠大腸⋯⋯⋯⋯)

#在鄉下生活的日子 #島嶼東方 #雜貨店
Instagram post 18107199070171705 前陣子溜去礦坑,沒想到這次又有機會到溪裏尋寶!

#島嶼東方 #在鄉下生活的日子
Instagram post 18106652968175066 :: 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/活動紀錄 :: 

10月25  溫暖的太陽天

#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
#縱谷裡敬天謝地 
#茄子蛋 #艾怡良 #alin
Instagram post 17880892987881931 :: 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/活動紀錄 :: 

10月24  風大很冷

那天桑布伊說:「媽媽說,你要常常回來種田,把汗水滴在土地裡,這塊土地才不會忘記你是誰。」 

聽這句話的時候,瞬間起雞皮疙瘩(絕對不是因為太冷😜

嗯
我們在縱谷裡敬天謝地

#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
#桑布伊 #曾寶儀 
#張震嶽 #盧廣仲
Instagram post 17857123292306453 :: 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/活動紀錄 :: 

10月23 鄉親場。陰雨

主持人曾寶儀說: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張震嶽,第一首就來個思念是一種病✨」

#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
#縱谷裡敬天謝地
#張震嶽 #盧廣仲
Instagram post 17843366444472540 :: 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/活動紀錄 :: 

最美的風景
往往是這些認真工作的背影

#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
Instagram post 17912719672509009 :: 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/活動紀錄 :: 
 
在這一張張的照片裡,有廣闊無邊際的稻田舞台、歌手隨性自在的神情、遠道而來的旅人、放下平日農活齊聚的鄉親、以及默默辛苦的工作同仁,當然還有那些可愛的學生們,老實說,這是我最喜歡的畫面,看他們認真服務的模樣,洋溢著熱情、以及無私,彷彿怕自己做的不夠好,會讓來訪的朋友對池上留下壞印象。
 
#三場的天氣都不一樣
#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紀錄

---
轉播訊息
電視轉播:台視 
轉播時間:
11/07(六) 15:00 - 17:00──播放10/24演出 
11/14(六) 15:00 - 17:00──播放10/25演出
 
台灣好YouTube平台
第一集(池上秋收10/24演出) : 11/07(六) 17:00
第二集(池上秋收10/25演出) : 11/14(六) 17:00
 
#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
Instagram post 17867468999080804 【金鼎獎得獎書單】⁣
⁣⁣
⁣從去年開始販售書籍後,也得到不少的回饋,之後又加入友善書業,讓店裡的書又更多元一點了,不過關於山與海以及設計的書還是多一點點^^”⁣
⁣⁣
⁣而現在也特別為第44屆金鼎獎得獎的圖書拉一個區域,有興趣的人歡迎來翻翻得獎好書!也有前幾屆金鼎獎的書哦!
Instagram post 17845182443383679 今年的時間觀很特別,跟老婆討論後決定給我們自己多點時間,也給來店裡的旅人們多點時間,店內改為只開平日,連續假期也公休,有種回到過去當上班族的日子。

趁著天氣好四處閒晃,剛好在東里巧遇店裡熟客,一同坐在月台邊閒聊了一會。

再拍拍這裏的彩繪稻田,也拍拍管理這塊稻田的農民(還偷偷問了這一堆不同品種與顏色的稻米,最後會怎麼處理😜)。

#島嶼東方 #在鄉下生活的日子 #東里 #彩繪稻田 #米
載入更多... 在 Instagram 上追蹤
近期文章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 21 11 月, 2019
  • 【台東池上】水也上居
    【台東池上】水也上居 08 10 月, 2020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
   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 18 7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Coffee stay
    【人物故事】Coffee stay 04 1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
   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 04 1 月, 2020
  • 【活動推廣】花蓮有機小農農特展售會
    【活動推廣】花蓮有機小農農特展售會 23 10 月, 2019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
   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 2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
   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 1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博雅齋自然茶園
    【台東鹿野】博雅齋自然茶園 1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日出禾作
    【台東關山】日出禾作 03 11 月, 2018
沒有業配只好放廣告
Copyright © 走走池上X島嶼東方 設計工作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