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• 池上景點
  • 池上日記
  • 島嶼東方
  • facebook
  • 檔案下載
  • 線上商店
Previous Post
Next Post
11 月 03
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
【台東長濱】永福部落海鹽爺爺

»

每個人對海的印象是什麼呢?是青春?熱情?還是浪漫?又或者象徵自由?認識長濱的蔡立木班長後,我看海,有了另一種感覺,那深邃的海連結著一個長者的堅持,代表著一種自我價值。

»

永福社區位於台東縣長濱鄉竹湖村境內,西鄰海岸山脈,東南面可以俯瞰太平洋,黑潮充滿許多海洋資源,居民長期過著「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」的生活,一年有一至兩期的水稻耕作、夏天則到海邊撈捕魚苗,秋冬之際入山林打獵、撿拾木柴做為燃料過冬。

»

»

「天真純樸,樂天知命」是這裡居民的最佳寫照,但是如果想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,你必須做的更多,而蔡班長就是如此的例子,為了家庭,他在二十歲左右就到了外國,忍耐著寂寞,在工地付出勞力賺取金錢,只留下基本的生活費用,其他則全數寄回長濱的家。

»

「那年回到台灣,我五十歲左右,就留在台北做保全工作,孩子還沒長大嘛。」滿臉皺紋的蔡班長說著過往,雖然人生過的並不輕鬆,但是可以感覺到他的豁達、以及為了家庭的無怨無悔,實際上,他之所以後來回到長濱老家,也是為了培半年邁的母親。

»

»

回到長濱的老家之後,他除了照顧家庭,還從事簡單的農務,他也發現到村莊的年輕人和當初的他一樣,紛紛外出討生活,也因此大多的水田幾乎休耕荒蕪,除了老人家以外,只剩貓與狗在走動,整個社區說好聽是寧靜,但其實顯得有些寂寞。

»

這個時候,部落中有幾個長老覺得需要改變,幫家鄉注入新的活力,同時也讓年輕人有機會看到家鄉的美好,於是找了見識多廣的蔡班長一起集思廣益,大家一翻腦力激盪後,蔡班長回想起兒時曾看過長輩們到海邊舀海水煮鹽巴的畫面,那是他去過各地都沒看過的作法,於是他一邊憑著薄弱的記憶,另一方面去找年紀更大的耆老詢問,有了些頭緒後,便開始嘗試煮海水,炒鹽巴。

»

»

剛開始在嘗試幾個方式後,還真被他用海水煮出了一些鹽巴,但那只是確定原理正確,但環節的掌控仍一知半解,接踵而來的難題也越來越細,有時不夠乾淨、不然就是味道不對,產量也一直不穩定,而炒鹽過程其實相當辛苦,需要在大火旁忙碌一整天,挺著腰拿鏟子翻海水,遲遲沒有成果,換成其他人或許早已放棄,但老一輩的堅持個性使然,蔡班長堅持繼續鑽研「如果這東西是好的,就要想辦法去做,這也是我們阿美族以前的東西,我如果不做,以後沒人會了。」

»

»

蔡班長就像長濱版的愚公移山,在沒有人看好下,他一個人土法煉鋼的嘗試,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,他每天清晨4、5點就到海邊提海水、撿漂流木,回到家裡用大鍋悶煮,一天十幾個小時,定時用大鏟翻炒海水,邊觀察每小時的變化,日復一日。蔡班長就是用這種實驗的精神,一天一天調整作法,也終於讓他找到最合適的炒海鹽流程,也尋回充滿阿美族風味的海鹽「這就是我們小時候吃的鹽巴,以前上山工作,就是帶個米飯、鹽巴,這對部落真的很種要」。

»

»

「火侯控制很重要,從頭到尾,這裡用柴燒大概要8到10小時。」蔡班長邊說邊把漂流木放到石灶中,接著又拿起大鐵鏟,持續翻動避免最底部會有燒焦的情形,他說即使入夜,柴火仍須保持熱度,讓海鹽悶燒到隔天清晨,一早再來用手工不停翻炒,整個炒鹽步驟繁瑣,並完全只能仰賴人工。

»

»

細算海鹽誕生的過程~運載海水,再來過瀘,經歷煮水、翻炒、悶煮到隔日方能成為鹽花,需要2個工作天,其中的專注度、勞力,非常人所能承受。「很辛苦是沒錯,但是完成的鹽巴真的很漂亮,很多人來看,也給我鼓勵、肯定,這讓我很開心。」

»

»

也因為這種心情,讓蔡班長從一開始的嘗試,做出了興趣,演變到現在的專精,如此炒了十年的海鹽,而這種古老方式配合純淨太平洋所產出的海鹽,品質非常好,完全不輸國外進口,也吸引許多人慕名前來觀摩,其中不乏許多名廚,大家也會分享做鹽經驗、品嚐心得給蔡班長。

»

»

幾年下來的交流,技藝純熟的蔡班長,儼然已經是製作海鹽的達人;也因為他的海鹽,讓長濱多了另一項特色,許多旅人前來體驗、媒體爭相採訪,讓村裡有了朝氣,在地與外來者有了交流的機會。

»

»

這幾年來,蔡班長還掌握到製造「鹽花」的方法,鹽花的成因跟溫度有關,需精準控制柴火溫度,因此相當珍貴,其呈現金字塔形狀,入口回甘,口感豐富,帶有純手工的溫度;聞著柴火的香氣,看著蔡班長拿著白色純淨的鹽花,我不禁邊拍照邊驚嘆,一旁的蔡班長也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
»

»

因為工作,我遇過許多各行各業的達人,但是蔡班長真的是很特別的例子,他並非從小接觸炒鹽,也沒有什麼專家傳授,學習的時間則是在55歲開始,也並非有振興產業的野心,但是他之所以持續做炒鹽,是因為他在這裡頭找出樂趣,並證明自己的價值!他期望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例子,讓在地年輕人看到,只要願意做,很多事都存在機會,那無關年紀、無關地點。

»

»

蔡班長翻炒海鹽,邊說「我常鼓勵年輕人回來,若他們願意學,我願意教。或許不只做鹽巴啊,還有其他可以做的事,但就是要堅持。」喜愛分享的長者,在東海岸用鏟子翻起太平洋的海水,翻起部落的元氣,也有了人生新使命。

»

慕樂諾斯手工海鹽
地址/臺東縣長濱鄉竹湖村永福5號
電話/0930710512

»

Share this:
28012
15
About the Author: 大白
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還記得第一次有環島的念頭,是我剛從大學畢業,當時看了一部電影《練習曲》,影片結束後,散場的燈光亮起,胡德夫〈太平洋的風〉曲子伴隨著謝幕的文字,悠悠地唱著,彷彿再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台東池上 0 comments
    35
  • 【台東池上】宛美越南料理
    來自越南,從小就跟著父母在餐廳裡做餐,許多料理都是在大人的身邊看著做,自己從中悟出料理,對她而言吃就等於學,只要味道進入她的口中,就會不自覺化做一道食譜,待回家 Read more
    in 地方小吃 0 comments
    16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
    熱氣球緩緩飛過天際,不像飛機離地面如此遙遠,也沒有直升機發出轟隆隆的聲響,它穩定地、安靜地在空中劃出一道幅度往前飛行,彷彿乘載著某種重要的東西。熱氣球飛行員-達 Read more
    in 島嶼東方 0 comments
    1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如初丼
    如初是位於中山路上一間專賣丼飯的店,外頭有著古早台式的拉門,走進店內會聽見一首首經典的台語歌曲。當[黃昏的故鄉]以董事長樂團古今相通的樂風響起,正勾勒起兒時祖父 Read more
    in 人物故事, 池上美食 0 comments
    28

Sorry,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.

關於我們

因為旅行的緣故認識池上,2015年,也在朋友的鼓勵與介紹下,在池上承租了一間60年的老房子,也將原有的設計工作從都市移往池上,利用網路工作之餘,也努力與當地人看齊,學習他們生活中的智慧,並利用這樣的空間與不同領域的朋友結合,分享共好的生活理念。

 

【走走池上】是工作室,也是一個半開放式空間,歡迎旅人來到這裡,翻閱書籍放慢腳步,品嚐我們喜愛的咖啡或飲品,以他鄉的眼光寫下精彩動人的故事,也讓走走池上得以透過旅人的角度,變得更寬廣遼闊,帶來更多的感動與驚喜。

近期文章
  •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
    【關於我們】走走池上/設計・咖啡・書店 21 11 月, 2019
  • 【台東池上】水也上居
    【台東池上】水也上居 08 10 月, 2020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
    【台東鹿野】熱氣球飛行員-邱盛富(達亥) 18 7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Coffee stay
    【人物故事】Coffee stay 04 1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
    【人物故事】巫露派派 04 1 月, 2020
  •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
    【人物故事】多力米故事館/梁正賢 2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
    【台東關山】關山便當 1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鹿野】博雅齋自然茶園
    【台東鹿野】博雅齋自然茶園 19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關山】日出禾作
    【台東關山】日出禾作 03 11 月, 2018
  • 【台東長濱】永福部落海鹽爺爺
    【台東長濱】永福部落海鹽爺爺 03 11 月, 2018
沒有業配只好放廣告
Copyright © 走走池上X島嶼東方 設計工作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